close
在佛教中,有所謂的"十供養”:
香、花、燈、塗、果、茶、食、寶、珠、衣』。
在這些物品中,「香供養」排在最首位,可見香品在佛教中的地位孰重。
佛門的香,在佛教徒眼中,是具有安神、潔淨、清淨的功效。
《楞嚴經》記載:「如染香人。身有香氣。此則名曰。香光莊嚴。」
這段話是在闡述,
《楞嚴經》中的香嚴童子是因聞香而開悟,
他看見比丘尼們燃燒沉香,香氣入於鼻中。
他觀察這個香氣,體悟凡是因緣所成的,都是空的。
此處的”空”,是說世間的一切現象及觀念, 固然沒有一樣是永恆不變的,
唯有領悟”空”這個觀念,方是真正的自在和無限。
 
社會大眾對於「香」的印象,過去大多與傳統宗教信仰相連結。
現今「香」逐漸興起於民間。
點上一柱香,靜坐調息,既可釋放壓力,又可調整心境以轉換情緒。
古人用香的習俗,文獻記載最早始於商朝。
到了漢代,漢武帝西征,國外名貴香料隨之湧入。
盛香器飄出煙息,飄飄渺渺,如同仙境。
香器的蓋子也常常被製作成仙山的形狀,此款香爐又被稱為「博山爐」。
博山爐圖片來源:http://www.lib.ntu.edu.tw/events/han/004.htm
 
 
依考古學家研究,博山爐出土於西漢中晚期(西元前1世紀)。
山形蓋子,子母口,扁圓腹,器腹下方急收,連接圓柱,下接承盤。
蓋以立體造型表現山形及雲氣,
器腹以白彩繪製連續五個半的鋸齒形線條。
盤底留有渦紋切割痕。
底部留孔是為了避免燒造爐器時,器物變形或爆裂而設計。
此類作品在漢代稱為「薰爐」,
到了宋代則依其造形改稱為「博山爐」。
北宋文人徐競寫於宣和六年的《宣和奉使髙麗圖經》卷三十記載:
「博山爐,本漢器也。海中有山名博山,形如蓮花。
故香爐取象,下有一盆,作山海、波濤、魚龍出沒之狀,
以備貯湯,薫衣之用,葢欲其濕氣相著,煙不散耳。」
說明爐的用途為燃香薫衣,而盤座需要盛水,
一方面象徵海中仙山,
另一方面則具有使香味附著於水氣,以延緩香氣消散的功能。
 
自魏晉南北朝至宋,隨著瓷器的發展,
多用瓷器或其他材質製成香爐或盛香器。
在線香出現以前,古代燃香的基本方式並非將香料直接點燃,
而是用雲母石片把火與香料隔開後點燃,透過火的焙烤,將香料慢慢燃燒,
使香氣升騰。
線香最早出現在元代,
到了明代被大量使用,直接改變了人們的用香方式。
傳統的「爐瓶三事
( 指香爐、箸瓶及香盒三種器具,是焚香的必備之物。)
成為了裝飾性的存在,香器也不需要含蓋,平民百姓使用香品的方式進而改變。
開始以宣德爐為首的香器大行其道。
( 宣德爐是代宣德年間宮廷鑄造的銅質香爐。
宣德爐據傳是明宣宗特製的一批銅器,
供大型祭祀和宗教活動的禮儀用的香事用具,
這一類香器造型和材質都十分複雜)
這些用香器具與當代人民文化社會生活息息相關,
至今仍受到收藏者的喜愛。
 
爐瓶三事圖片來源:http://www.twword.com/wiki/%E7%88%90%E7%93%B6%E4%B8%89%E4%BA%8B
宣德爐 多以銅器製成,
身形敦厚卻不失靈巧精緻的雕刻,
擺放於書房做為陳設頗為雅致。外觀平滑泛光澤,
顯出銅爐的大氣與精純,重量沉甸。
外觀多為方唇,或圓唇,爐腹呈扁形向外鼓。
香爐的口上有爐耳,形狀一般為獸形、橋形。爐的外底一般都有銘文標識的的年款。
宣德爐圖片出處:維基百科
 
香道文化,從眼觀、手觸到鼻嗅等,
透過五感的體驗使人們可以陶冶性情、頤養心靈。
而製香這行業有許多嚴謹的製作流程,
從各種香料與原木的認識、香粉的調配比例、不同香品搭配不同器皿
香灰的輕重,香氣的飄遠度等等,都能左右”香”的氣味濃淡遠近。
本圖拍攝自花旗檀香行
 
香道從呼吸中感受香氣,
以此養身和凝氣安神,過程細膩講究。
多數品香及香道的活動,會搭配茶道。
品茶兼品香,實為一場豐富的精神盛宴,
也讓人體會到另一種沉靜的生活美學。
<全文版權屬於花旗檀香,轉錄前請告知或設定公開分享即可,謝謝。>
arrow
arrow

    Hua 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