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三國演義》,中國四大名著之一(1)。全名為《三國志通俗演義》 ,
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。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。
此書虛實結合,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之小說,
但也讓許多人誤以為《三國演義》的內容就是三國時代的正史。
流傳至後世,衍生了無數的電影戲劇或電玩作品等等,
影響之遠大,幾乎無人不知。
 
書中刻畫了近二百個人物形象,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、曹操、關羽、劉備等人。
諸葛亮(孔明)是作者心目中的「賢相」的化身,
他具有「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」的高風亮節,
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,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、
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。
曹操則被塑造成一位「寧教我負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負我」
的奸雄,既有雄才大略,又殘暴奸詐,是一個政治野心家。
關羽「威猛剛毅」、
「義重如山」,劉備則被塑造成為仁民愛物、禮賢下士、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。
其中最有名的章節之一當屬 第九十五回的 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:
孔明分撥已定,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。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,
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,望西城蜂擁而來。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,止有一班文官;
所引五千軍,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,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。
眾官聽得這消息,盡皆失色。
孔明登城望之,果然塵土沖天,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。孔明傳令:
眾將旌旗,盡皆藏匿;諸軍各守城鋪,
如有妄行出入,及高聲言語者,立斬;
大開四門,每一門上用二十軍士,扮作百姓,灑掃街道;
如魏兵到時,不可擅動,
吾自有計。孔明乃披鶴氅,戴綸巾,引二小童,攜琴一張,
於城上敵樓前,憑欄而坐,焚香操琴。
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,見了如此模樣,皆不敢進,急報與司馬懿。
懿笑而不信,遂止住三軍,自飛馬遠遠望之,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,
笑容可掬,焚香操琴。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;右有一童子,手執麈尾;
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,低頭灑掃,旁若無人。
懿看畢,大疑,便到中軍,教後軍作前軍,前軍作後軍,望北山路而退。
次子司馬昭曰:「莫非諸葛亮無軍,故作此態,父親何故便退兵?」
懿曰:「亮平生謹慎,不曾弄險。今大開城門,必有埋伏。我軍若進,
中其計也,汝輩焉知?宜速退。」
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,孔明見魏軍遠去,撫掌而笑。眾官無不駭然,
乃問孔明曰:
「司馬懿乃魏之名將,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,見了丞相,便速退去,何也?」
孔明曰:
「此人料吾平生謹慎,必不弄險;見如此模樣,疑有伏兵,所以退去。
吾非行險,蓋因不得已而用之。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。
吾已令興、苞二人在彼等候。」
眾皆驚服,曰:「丞相玄機,神鬼莫測。若某等之見,必棄城而走矣。」
孔明曰:「吾兵止有二千五百,若棄城而走,必不能遠遁。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?」
言訖,拍手大笑,曰:「吾若為司馬懿,必不便退也。」
諸葛亮以閒適姿態好整以暇地披鶴氅、戴綸巾,
引二小童攜琴一張,於城上敵樓前,憑欄而坐,焚香操琴。」
以一個沒有守軍的「空城」,騙過了司馬懿的大軍攻城舉動。
在這場一觸即發的戰事中,以胸有成主的態度彈奏古琴焚燒香料,
將聰明一世的司馬懿騙過他本多疑的個性,成功使敵人退兵。
檀香、沉香、水沉香等,不但本身具有淡淡原木香氣,
在焚燒時所產生的輕煙也帶有本身的香味。中國古時的文人雅士,
常常有如孔明那樣的「憑欄而坐,焚香撫琴」動作,中醫醫典也記載,
這些香木,不只是有安靜心神、怡情養性的作用,還有治病的功效。
本草求真是一部中藥學專著,成書于清乾隆三十四年(1769)。
黃宮繡編著。 該書載藥520種,其中藥物440種,食物80種,附圖244幅 ,
記載: 白檀香(專入肺胃脾。兼入腎)。氣味辛溫。熏之清爽可愛。(形容殆盡。)
凡因冷氣上結。飲食不進。氣逆上吐。抑鬱不舒。服之能引胃氣上升。
(力並上行。)且能散風辟邪。消腫住痛。(力主外散。)功專入脾與肺。
不似沉香力專主降而能引氣下行也。 這也說明了香料類在古代人的生活中,
實屬珍貴的珍品。
炎熱酷夏中,雖無琴聲相伴或揮毫揮毫吟詠或繪畫的才能 ,
但偶爾點燃檀香,讓自己有一個心平氣和的下午,也是一種平凡的幸福。
 
備註:(1)四大名著,或稱四大小說,
是指《三國演義》、《西遊記》、《水滸傳》及《紅樓夢》四部中國古典章回小說 ,
廣為後世流傳。
備註:(2)焚香操琴圖片來源:http://www.duilian8.com/xiehouyu/3965.html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ua Chi 的頭像
    Hua Chi

    花旗檀香行 之 飄香報告

    Hua 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